点击次数:更新时间:2017-11-25 09:11:50
随着中国自动化步伐的加快,目前国内的伺服电机OEM厂家根据市场份额。未来中国将成为超级机器人大国,工业机器人需求量大大增长。然而,中国工业机器市场,目前85%电动推杆是外资品牌,而本土企业,大多数仍处于研制试验阶段,几乎没有工业化的工业机器人伺服电机。
推杆电机一般装置在机器人的关节”处,机器人的关节驱动离不开伺服系统,关节越多,机器人的柔性和精准度越高,所要使用的伺服电机的数量就越多。 机器人对关节驱动电机的要求非常严格,因而对电动伺服驱动系的要求也很严格,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 1快速响应性,电伺服系统的灵敏性愈高,快速响应性能愈好; 2起动转矩惯量比大,驱动负载的情况下,要求机器人的伺服电机的起动转钜大,转动惯量小; 3控制特性的连续性和直线性,随着控制信号的变化,电机的转速能连续变化,有时还需转速与控制信号成正比或近似成正比,调速范围宽,能使用1100010000调速范围; 4体积小、质量小、轴向尺寸短,以配合机器人的体形; 5能经受得起苛刻的运行条件,可进行十分频繁的正反向和加减速运行。 另外,由于国产伺服电机有待升级,导致国产机器人发展困难。国产伺服电机目前的现状是小的不小,大的不大!这个怎么理解呢?小功率伺服电机,小型化不行,普遍偏长,比方轻载机器人常用的200W和400W伺服电机,目前多摩川的TBL-imiNI系列伺服微电机、松下的A6安川的Σ7电机短小精致。 反观国产伺服,普遍较长,外观粗糙。这在一些高档的应用上不行,尤其是轻载6kg左右的桌面型机器人上,由于机器人手臂的装置空间非常狭小,对伺服电机的长度有严格要求。 其次是信号接插件的可靠性一直饱受诟病。国产伺服需要继续改进,而且接插件的小型化、高密度化也是趋势,与伺服电机本体的集成设计是个很好的做法,目前日系的伺服电机很多就是这样设计的方便装置、调试、更换。 伺服电机的另一个核心技术是高精度的编码器,尤其机器人上用的多圈绝对值编码器,严重依赖进口。没有实现国产化,制约我国高档伺服系统发展的很大瓶颈。编码器的小型化也是伺服电机小型化绕不过去的核心技术。纵观日系伺服电机产品的更迭,都是随同着电机磁路和编码器的协同发展升级! 目前国内的伺服电机OEM厂家根据市场份额,大多是仿制日系伺服电机设计,功率多在3kw以内,以中小功率为多。而5.5-15kw中大功率伺服没有,导致有些设备上的应用,由于没有一台大功率的伺服电机和驱动配套,而自愿放弃掉整个系统。 |
![]() |
版权所有:东莞市科肯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:东莞市茶山镇南社工业区东山路15号 电话:0769-83002357 传真:0769-83002367 网站备案号:粤ICP备18038806号 |
联系人:熊兵 手机:13929442625 公司网站:http://www.rdboehme.com/ E-mail:kokn_motor@126.com |
![]() |
![]() |